品牌方 “扎堆” 押注即时零售:浪潮之下的机遇、挑战与破局之道

日期:2025-09-30 09:17:54 / 人气:31


“即时零售的浪潮‘山雨欲来’,品牌方的入场速度如同‘风满楼’般迅猛。” 好文 4475 字 | 10 分钟阅读 图源自电影《赌神》
在美团闪购、淘宝闪购等平台日单量相继突破亿单大关后,品牌方正以 “鱼贯而入” 之势涌入即时零售赛道。从体育用品到美妆护理,从快消数码到宠物母婴,几乎每个领域的头部品牌都在加速布局,生怕错过这一轮渠道革新的窗口期。

一、品牌 “集体入局”:从单点突破到全领域渗透

即时零售的热度,早已从个别行业蔓延至全品类。不同领域的品牌纷纷亮出入场 “成绩单”,勾勒出行业集体转型的清晰图景。

(一)体育用品界:头部品牌加速门店数字化

8 月 19 日,安踏正式宣布超过 1200 家门店入驻美团闪购,按照规划,今年内这一数字将扩容至约 5000 家,覆盖全国超 300 座城市。这一动作不仅是安踏线下门店数字化的重要一步,更标志着体育用品行业对即时零售渠道的重视升级 —— 消费者购买运动鞋服、运动装备时,“即时到手” 的需求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痛点。

(二)美妆护理界:老牌玩家深耕即时服务

作为较早布局即时零售的行业代表,屈臣氏自 2017 年便推出 “闪电送” 服务,如今已全面入驻各大主流即时零售平台。在今年 618 大促期间,其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一度接近 5 万单,凭借 “线上下单、线下速达” 的模式,牢牢抓住了美妆消费者 “应急采购”“即时体验” 的需求。

(三)全领域爆发:头部品牌争相卡位

放眼整个消费市场,即时零售的 “吸引力” 已覆盖多领域:快消品牌加速拓展即时渠道,数码、鞋服品牌打通线下门店与线上即时平台的链接,宠物、母婴品牌则瞄准 “即时补给” 的细分需求。淘宝闪购数据显示,今年 7 月平台入驻品牌数环比增长 110%,超 400 个电商品牌的闪购月成交额突破百万元,足见品牌入局的积极性。

二、为何 “扎堆” 入场?渠道变革与增长焦虑下的必然选择

即时零售并非全新概念 —— 美团 2018 年便推出闪购业务,前置仓模式也在新冠疫情期间 “爆火”。但为何如今品牌方会集体 “押注” 这一赛道?核心原因在于零售渠道的主流业态已发生结构性变化,而品牌方正面临 “开源节流” 的双重压力。

(一)渠道迁移:消费者需求倒逼品牌转型

过去,大型连锁商超、综合购物中心是品牌的 “核心战场”,线下也是消费者购物的主流场景。但随着互联网发展,电商份额逐步超越传统线下渠道;近年来消费分层加剧,消费者更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消费体验的情绪价值,“即时到手” 的需求愈发强烈,反之,对购物中心内高溢价、高房租支撑的商品,消费热情持续下降。
这一趋势从数据中可清晰窥见:2024 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,百货业态零售额同比下降 2.4%;同年全国至少 38 家商场宣布闭店,其中运营 10 年以上的占比达 76%;即便曾年销超 200 亿元的 “全球店王” 北京 SKP,去年销量也同比下降 17%。“购物中心负一层餐饮持续火爆” 的现象,更侧面反映出消费者购买品牌商品的渠道正在迁移。

(二)生存压力:“开源节流” 下的新渠道探索

线下实体业态客流、销售额双降,以线下店为核心的头部品牌不得不寻求破局。在 “节流” 层面,2024 年至 2025 年初,宝洁削减多个市场部门预算,联合利华启动全球裁员,头部快消品牌通过 “壮士断腕” 应对成本上升与销售下滑;在 “开源” 层面,寻找新渠道增量成为必然,而如火如荼的即时零售,恰好成为品牌眼中的 “最优解”。

(三)长期机遇:即时零售的增长潜能尚未完全释放

对品牌而言,即时零售的吸引力不仅在于 “救急”,更在于其长期增长空间。数据显示,预计 2024-2029 年,即时零售行业将以年均 10% 的复合增长率发展,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3.8 万亿元;从平台表现看,头部平台的订单峰值仍在突破 —— 阿里 2026 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 1.2 亿单,月交易用户数 3 亿人次;7 月 12 日,美团闪购日单量峰值超 1.5 亿单。
这种增长潜力让品牌不愿 “错失良机”。正如当年平台电商、直播带货兴起时品牌争相入场,如今即时零售成为新的渠道风口,品牌必须先 “卡住身位”,才能避免被行业淘汰。

三、入场后的挑战与破局:从 “水土不服” 到 “精准适配”

尽管即时零售前景广阔,但品牌入局并非一帆风顺。“30 分钟送万物到家” 的模式涉及 “线上线下实时强链接”,对品牌的线上运营能力、商品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。如何应对挑战、实现高效运营,成为品牌能否在即时零售赛道立足的关键。

(一)首要挑战:线上运营能力不足的 “水土不服”

联商网曾采访 50 位传统零售行业企业主,56% 的受访者表示,开展即时零售业务初期最大的挑战是 “线上运营能力不足”。长期深耕线下的品牌,其企业基因更适配线下模式,入局线上时容易出现 “水土不服”—— 比如不熟悉平台规则、缺乏线上营销经验、无法精准把握线上消费者需求等。
不过,这一问题并非无法解决。核心在于 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:美妆品牌珀莱雅近期密集招聘即时零售高级经理,要求应聘者具备 5 年以上零售 / 电商运营经验,且能主导与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等平台的战略合作,通过引入专业人才弥补能力短板。

(二)破局关键:回归 “货” 的维度,做好三件事

解决了 “人” 的问题后,品牌要做好即时零售,核心需回归 “货” 的维度,从数据化管理、定制化商品、内容化营销三个层面发力。
  1. 数据化管理:打通 “线上线下” 的信息壁垒
    即时零售涉及多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的链接,库存数据实时更新、订单实时跟踪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。品牌需强化对 “货” 的数据化管理:一方面积极与平台对接 POS 系统、库存数据、仓储排产,合作打造 “智能补货”“即时推荐” 等工具;另一方面可借鉴名创优品的经验,在独立即时仓(如超级仓)中运用专属库位管理系统,实现 “一货一库位码”,提升库存周转效率。
对线上运营经验不足的中小商家,与平台密切沟通也是破局之道。例如杭州鲜果壹号水果店,每次淘宝闪购 “超级星期六” 大促前,都会与平台沟通,通过数据确定活动主推单品或系列,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。
  1. 定制化商品:满足场景需求,区分价格体系
    即时零售的消费场景与传统线下、传统电商存在差异,品牌需针对这些差异推出定制化商品 —— 既满足消费者 “即时性”“场景化” 需求,又能避免线上线下价格冲突,稳定经销分销体系。
饮用水品牌的做法颇具参考性:农夫山泉、怡宝在 618 期间大量上榜 “秒杀专区”,在整箱销售基础上,新增 350ml、400ml 中小规格,适配 “户外带水”“运动快补” 等场景;量贩零食品牌 “好想来” 则推出 “冰杯 + 酒水” 组合,结合节日营销上线 “秋天的第一份零食” 礼盒,一度成为闪购平台爆款。
  1. 内容化营销:借 “种草” 撬动即时订单
    在种草文化流行的当下,内容营销成为拉动即时订单的重要抓手。品牌可结合即时零售的商品特点,针对性投放内容,实现 “种草 - 拔草” 的闭环:思念、湾仔码头等速冻食品品牌,针对 “小份组合装” 定制款,投放 “加班党夜宵菜单”“宝妈省心早餐搭配” 内容;洗护品牌蓝月亮推出 “搬家 / 旅行必备 8 件套” 短视频清单、“速达生活挑战赛”,有效拉动即时零售订单增长。

四、平台与品牌的 “双向奔赴”:即时零售的可持续发展逻辑

即时零售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品牌与平台的深度合作。对品牌而言,即时零售是新的增长极;对平台而言,品牌则是 “优质货源供给” 的核心支撑,二者形成 “双向奔赴” 的关系。

(一)平台需要品牌:优质供给与专业背书

  1. 消费心智引导:多数品牌成立超十年,积累了深厚的消费心智与品牌口碑,能为即时零售平台提供专业背书,甚至改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。美团闪购数据显示,安踏、滔搏、迪卡侬等运动品牌入驻后,超 60% 消费者购买跑鞋、运动服时会优先查看 “即时送达” 选项,传统电商的户外用品消费者正逐步转向即时零售。
  2. 供给专业化升级:相比平台上的中小非连锁商家,头部品牌能提供更可靠的品牌背书、更优的商品质价比、更完善的售后服务。过去,非连锁商家的进货渠道 “弱管控”,加盟制闪电仓甚至依赖 1688、拼多多等平台进货,货源 “鱼龙混杂”;品牌入场后,将推动即时零售供应链的专业化升级,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
  3. 新兴模式协同增长:对量贩零食、硬折扣社区店等新兴品牌与渠道模式,即时零售能与之形成 “以新带新” 的协同效应。例如,拥有 1.5 万家线下门店的赵一鸣零食,7 月在淘宝闪购的成交额突破千万元,环比增长近 240%;好想来旗下约 5000 家门店(截至 7 月底)接入即时零售,在淘宝闪购连续 3 个月订单量增幅超 200%,实现新兴模式与即时零售的共同增长。

(二)品牌与平台的深层合作:不止 “卖货”,更要 “共赢”

对品牌而言,即时零售不仅是 “卖货渠道”,更需通过与平台的深度合作,实现品牌形象维护、可持续增长。这就要求品牌在合作中关注两点:一是把控线上价格体系的稳定性,避免低价竞争损害品牌价值;二是重视平台反馈的数据,例如哪类商品更适配线上即时场景,以此优化商品结构与运营策略。
而平台也在释放合作诚意:阿里电商事业群 CEO 蒋凡表示,将即时零售业态分为 “近场原生模式” 与 “远近场结合模式”,今年 9 月天猫上线 “淘宝闪购” 业务,品牌商家可开通闪购合作,消费者在天猫下单时,除快递数日达外,还能选择闪购到家服务;蒋凡更预计,未来三年内,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阿里平台带来一万亿的交易增量。

五、结语:即时零售,品牌 “不进则退” 的必答题

从行业趋势来看,即时零售正带动传统电商的增量扩张与模式升级,阿里、京东、美团等大厂已将其提升至战略核心地位;对品牌而言,这既是渠道革新的机遇,也是生存发展的考验 —— 在消费者需求转向、线下渠道式微的背景下,入场即时零售不是 “选择题”,而是 “必答题”。
当然,品牌要在即时零售赛道长期立足,还需不断精进:既要提升线上运营能力,做好 “货” 的数据化管理与定制化开发,也要与平台建立深入、平等的战略合作,实现 “双向共赢”。这场 “集体入局” 的浪潮中,谁能率先适配新规则、满足新需求,谁就能在未来的零售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。

作者:长征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2021 长征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