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VP游戏迷雾:有多少“队友”是AI假扮?

日期:2025-08-31 14:03:50 / 人气:12



在PVP(玩家对战玩家)游戏的世界里,不少玩家都有过这样糟心的体验:几场酣畅淋漓的连胜之后,接下来的几局却仿佛被厄运缠身,总能碰到各种奇葩队友。他们花式送人头,各种离谱操作,让玩家瞬间从胜利的喜悦跌入连跪的深渊,体验冰火两重天。又或者,当玩家在排位赛中一路连战连捷,即将升段位的关键时刻,却突然匹配到对面五个实力超强的“大神”,被杀得节节败退。

偶尔一次这样的经历,玩家或许还能用巧合来安慰自己,但当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时,不少人便开始怀疑,游戏服务器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匹配算法,在暗中操控玩家的胜率?

玩家质疑:连跪背后的“神秘力量”

有些较真的玩家,为了寻求真相,甚至想通过法律途径来一探究竟。2024年8月12日,“中国游戏算法诉讼第一案”在深圳市开庭,网红律师孙某起诉腾讯,要求公开《王者荣耀》的真实匹配机制。她的依据是《消保法》第八条规定,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然而,腾讯坚称服务器不存在操纵胜率的情况,游戏的匹配机制属于商业秘密,无法公开。

《王者》官方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时,随机抽取了几位玩家的战绩作为证据,指出有人胜率能达到60%,有人为70%,以此说明胜率并非全员一致,有不少高胜率玩家,暗示玩家菜就多练,别把连跪怪到匹配机制上。但这种解释并不能打消玩家们的疑虑。“能打上去”和“难打上去”本来就不冲突,新闻评论区里,很多玩家都坚信官方在操纵胜率,甚至有人调侃“这事天下皆知,还需要开庭?”“法官晚上下载王者,明天早上结果就出来了”。

玩家们产生这种怀疑,一部分源于亲身经历。评论区里有大量玩家分享自己的遭遇,很多人连续打出好的战绩后,就会突然遭遇系统“制裁”,连输七八局甚至十几局,而且每把的队友都表现得极其糟糕,还有在大顺风局即将打赢的时候,队友会莫名其妙地挂机或者点投降,让人感觉队友就是故意要让自己输。相反,如果玩家连续很多把都打得菜,或者长时间不玩《王者》后偶尔回去打一把,系统就会匹配到异常强大的队友或者极菜的对手,只要不挂机,就能轻松爽赢。部分老玩家还发现,自己极少碰到胜率低于45%的人,哪怕那个玩家看起来什么都不会。

虽然拿不到《王者》团队手里的宏观统计数据,但大家本能地感觉到,这样的胜败并非巧合,合理怀疑匹配机制有问题,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,在操控着玩家的胜负,避免玩家输得太多或者赢得太多。

《王者》官方虽然不承认干预胜率,但他们声称采用了ELO机制,即根据玩家的胜负和KDA等数据,评出一个代表实力的隐藏分,然后系统组织双方实力尽量相近的对局。不过,他们并没有说明“实力相近”的具体标准,是整个团队的实力相近,还是个人实力相近?相近的程度又该如何界定?这些都不得而知。

一些主播还发现了利用这种机制上分的方法。比如有个叫磊哥的科研主播开发了“鸡爪流”,他利用天生推塔快的英雄,再出一件可以加速拆塔的装备,然后全程只偷塔,不参团也不打输出,来抓就死给你看。这种特殊的技巧,既对获胜有一定帮助,又能打出极其糟糕的0杀0助攻战绩,系统据此认为磊哥是个根本不会玩的菜鸟,于是就会给他匹配非常强悍的队友,让他一路躺赢。

磊哥的“鸡爪流”被发现后,《王者》团队公开道歉,并迅速修复了这个漏洞,宣称鸡爪流的实际战斗力也会被系统重新评估,不能再躺赢。结果磊哥又光速开发了“遛鸟流”,本质和“鸡爪流”类似,不参团不杀人,出一套快速清理兵线的装备,持续速推兵线到塔下,让小兵拆塔,自己则回到我方野区呆着,这样就没有推塔数据了。与此同时,他还通过不停攻击野怪刷存在感,也就是所谓的“遛鸟”,一直处于战斗状态,让系统无法判定自己挂机。结果又是靠着0/0/0的战绩,伪装成愣头青菜鸟,不断匹配到神级队友。

当大家亲眼看到这些例子,确认了匹配系统似乎真的有一只“大手”在操控时,各种关于《王者》的都市传说就开始流传起来。有人说《王者》连赢之后,英雄的操作会莫名其妙变得不跟手,似乎有细微的延迟;有人说,连胜后时不时会弹出460ms的卡顿ping值,怎么都动不了,切换WIFI或者流量都无法解决,死亡之后又恢复正常;还有更离谱的,一些玩家相信,持续连胜后,可能会出现所有按键都失灵的情况,让你绝对赢不了……

控制胜率:游戏公司的动机与算法黑箱

这种对控制胜率的质疑,不仅仅出现在《王者》,在所有PVP游戏中都广泛存在。

以WG旗下的《坦克世界》为例,该游戏日常对局是15V15,单个玩家对于战局的左右能力,远远小于5V5的MOBA类游戏,大部分时候,战局的输赢取决于服务器匹配了什么样的队友和对手。随着游戏持续运营,玩家们发现,自己越来越常碰到一边倒的对局,要么敌人的战斗水平极低,只会被动挨打,一触即溃;要么队友个个都是“麻瓜”,开个速度慢点的坦克,都还没赶到战场,前线的队友名牌就已经全部黑掉,连一炮伤害都没打出来。这种摧枯拉朽的对局,往往出现在玩家连胜或者连败之后,连胜的结果是燃尽自己都赢不了,连败的结果是就算挂机啥都不做,队友也可以轻松杀光敌人。而且,游戏中火炮的精度、穿透力、伤害,还会存在一定的随机上下浮动,玩家们进一步怀疑,服务器还在操纵这些数值来干预胜率,如果玩家技术好,连续多发都命中敌人,后面炮就可能不准了,炮弹各种飞天遁地,车体描边,要么就老是爆出低伤,让敌人剩个血皮从面前逃走。

类似的情况在其他PVP游戏中也屡见不鲜。《守望先锋》被玩家吐槽,连胜越多,打出的伤害越低。《三角洲》玩家怀疑,连续成功撤离之后,物品爆率变低,匹配到的对手都是高手,甚至配一堆“板子哥”,这对搜打撤模式来说,直接决定了队伍的生存率。就连《斗地主》,都有人说服务器控制胜率,连赢几场之后就给玩家发烂牌……

当然,这些游戏的官方从未承认过存在特殊算法,估计未来也不太可能承认。玩家普遍质疑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其一,游戏公司有操纵胜率的动机——为了提高游戏的活跃度。假如一个玩家玩得很牛,到了一定的段位之后可能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弃坑;如果玩家老是输,也会觉得没意思,进而离开游戏。毕竟大家平时上班就承受着压力,回到家还要在游戏里继续受气,很多人难以接受。从延长游戏生命的角度来说,把多数人的胜率控制在50%左右,让大家在反复的输赢中,保持动力一直玩游戏,是最好的情况。其二,算法过于缺乏透明度。体育比赛的规则一张纸就能说明白,而游戏的算法过于复杂,涉及的人太多,普通玩家根本没有能力去解读和全面验证,游戏公司又往往以商业机密为理由,拒绝向社会公开,这就形成了算法黑箱,玩家难免会产生猜疑。

其实游戏公司把算法捂得严严实实,也可以理解,这是一家公司的核心战斗力。算法操纵胜率虽然听起来不太公平,是人为干预胜率,但它确实能让挫败感和满足感取得一个平衡,驱使玩家高强度游玩。就拿《王者》来说,尽管评论区一群人质疑,口口声声说要卸载,但它仍然是月活超1亿的头部游戏。从充值收入来看,今年1月份,《王者》挣了1.93亿美元,稳坐全球手游收入榜首,这是很多游戏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。

“对手不是人”:AI人机的泛滥

按照这种优先照顾“情绪”而不是“公平”的游戏运营思路,即便采用了ELO机制,配合上一些人为干预的算法,仍然无法让游戏公司的利益最大化。因为PVP游戏,有人输就有人赢,再怎么匹配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,要想让某些玩家多得到一点爽感,就必然要给另一些玩家带来挫败感。

目前,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出现了——数字生命,也就是AI人机。科研主播磊哥在研究时就发现了端倪,《王者》官方封堵鸡爪流的方法,不仅是将推塔数据纳入ELO隐藏分计算,他自己还经常会在试图偷塔的时候,莫名其妙被对手堵截,每次都堵,团战都不忘分出人手来防他,而且对手不管从草里摸,还是野区探过去,都会及时赶到,就像开了全图透视一样。反之,如果他不尝试越过河道中线,只是不停推兵线,推完马上回来挂机,让兵去打塔,对手就毫无反应,真的跟痴呆一样,眼睁睁看着塔被拆掉也不会来。磊哥由此推测,这些对手的行为模式不太像是真人,更像是有着固定思路和逻辑的人机,在PVP模式里面假扮真人玩家。

其实,这种冒充玩家的人机早就出现了。2017年,《王者》宣布和腾讯其它部门携手开发绝悟AI人机,2020年,绝悟上线,为玩家提供超高难度挑战模式,此后,《王者》又在此基础上加入了AI托管功能,当对局中有人挂机,英雄就会自动转为AI操纵。绝悟AI甚至得到了马化腾的点名表扬,他在一场大会中表示,“绝悟不依赖人类经验,从0到1自学成才,目前绝悟已经达到了职业水平,是从专用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……”但那时玩家还不知道,官方只说了一半。

此后,游戏对局中出现了大量“疑似”AI的玩家,不同段位都有,对战水平有高有低。真人玩家早期主要通过行为模式来发现AI,比如AI玩家控制的英雄,走路时会反复抽搐,BP(禁用和选用英雄)阶段也非常随意,ban人不看是否版本强势,选人也不看跟阵容是否搭配,而且AI玩家一场比赛中水平差别很大,一下超神操作,一下智障操作,还会通过控制关键团战的胜负来左右输赢。

不过,随着时间推移,官方似乎修复了这些显而易见的痕迹,并且开始在各种细节上模仿人类玩家。比如,AI玩家会模仿人类在聊天栏说话,只不过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味,有时候会讲:“哇,好厉害的操作啊”“你刚刚的单杀很精彩”……除了夸赞队友,他们甚至会公然挑衅对手,“你完了,你给我等着”“我是不可战胜的”……而且,2025年了还有几个人用这种口气讲话,在紧张的对局里,真人一般都不会注意标点符号,能看懂就行,而人机还要执着地打上一个句号。

跟人机打交道久了,玩家们每回对局,都想来一场图灵测试。测试方法包括且不限于,看加载时间,对局里面人机多的话,几乎是秒加载完,真人玩家中很多小霸王,进游戏会慢很多;看头像,真人的头像往往来自微信号和QQ号,人机则来自腾讯,用特殊软件屏蔽掉来自这个地址的文件,那么人机头像就无法显示;看状态,碰到打得好的路人,玩家会出去之后申请组队,但人机是不能组的,它会一直显示已在队伍中。

玩家在网上大聊图灵测试,吐槽人机泛滥,《王者》官方团队肯定知道,可能还很高兴,因为玩家总是能找到隐藏的破绽,他们只要跟着论坛里面的帖子不断修复问题就行了。

有了这些人机,官方控制胜率似乎变得更加轻松。对于新玩家、回归玩家,上线就是打几个痴呆人机,技能全忘光了也照样赢,保证他们不会被虐,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;过年过节大团圆的时候,也会给玩家丢一堆人机放水,营造赢赢赢的欢乐气氛;中端局里面,往往也两边各塞两个到四个人机,来左右比赛结果,顺带还延长下游玩时长,按照磊哥的分析,至少塞两个是为了防止玩家在逆风局提前投降,硬生生逼着你打到基地爆炸。而高端局,那些独孤求败的顶级玩家,也经常被绝悟AI车队撞车,人机不仅全图透视,还把玩家的操作全被预判,五个荣耀王者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,更早的时候,还有职业选手车队碰到这个AI五人组,也是当场吃瘪,这也算是鞭策高手继续精进技术了。此外,人机还解决了高端局人太少难以匹配的问题,不用担心段位上去之后一局排队10分钟。

除了《王者》之外,PUBG和《和平精英》也大规模使用伪装成人机的AI,新手局几乎一大半都是数字生命,菜鸟也能轻松吃鸡。AI开枪的节奏,行走的路线,都明显跟真人有区别,但它们也会搜东西,还穿着花样不同的时装。结果就是,有的玩家把人机当成了运输大队长,到处发帖问人机的刷新点,另一群阴人怪,则开始模仿人机钓鱼,慢慢点射,故意打歪,让对手误以为可以捡便宜,放松警惕靠近,然后一击必杀。这些AI还有一个用途,就是关小黑屋,因为识别外挂需要时间,直接封掉又可能出错,系统就会把一些杀人太多、疑似有挂的玩家,丢进人机房里禁闭,反正全都是AI,玩家想杀多少就杀多少个,还避免去虐其它玩家。

未来思考:我们渴望的究竟是什么?

十多年前,网友对喷时,会说“不知道网线那头是人还是狗”,现在好了,在PVP游戏里面,甚至都不知道对面是不是碳基生命,这个模式已经有点变味了。但变味一定是坏事吗?

游戏存在的最根本的意义就是给人提供快乐,PVP模式之所以兴盛不衰,就是因为在一个表面上公平的环境中,虐自己的同类,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感和满足感。这种优越感是PVE游戏无法取代的,毕竟你无法脑补出虚拟BOSS输掉之后在家咬牙切齿的样子,但你可以想象自己的同类,在网线另一头破防,如果能在对话框里破防,就更有意思了。

至于游戏实际上公不公平,其实真没那么重要,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选择开挂了。用AI人机来搭配ELO模式,创造性地解决了PVP有输必有赢的问题,面对菜鸟它输得起,不破防,面对高手它也赢得了,技术过硬。只要游戏运营者愿意,它可以让所有人都处于一个恰到好处的舒适区,不同水平的人,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,没有人受到心灵创伤。这对于游戏公司和玩家来说,是最完美的状态。

只是,现阶段的人机,还没有办法完全模拟玩家的操作习惯和语言,就像《王者》的尝试一样,玩家总是能被抓到数字生命的尾巴,稍微花点精力,就能知道自己身边有多少假货,所以才会引发吐槽。但科技是不断进步的,抓细节强如磊哥,也在感叹,自己每次发现鉴别方法,公布没几天,就会被修复,图灵测试已经越来越难了。如果有一天,AI真的能像人一样,有着完全随机的行为逻辑,有着常人一样的情绪,会生气摆烂,会激情怒夸队友,甚至在游戏里吐槽骂街,谁又会去刻意分辨,自己刚刚爆杀的那一堆对手里面,到底有几个数字生命?

也许,那场关于算法的诉讼从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。我们真正该问的,或许不是“游戏是否公平”,而是“我们渴望的究竟是真实的挑战,还是一场被精心定制的胜利?”当有一天,AI的演技天衣无缝,再无人能分辨敌我双方的生命形态时,未来人类的娱乐方式,或许会有更惊人的变化。

作者:长征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2021 长征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