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重周期的呼唤:人在变老,钱在加速变老

日期:2025-07-31 16:41:16 / 人气:10



一、经济周期:从融资主导到分红回报主导

(一)GDP构成变化

中国GDP中投资与消费占比差距不断缩小,预计2025 - 2026年两者将交叉,意味着中国将从投资主导的经济体转变为消费主导的经济体,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(二)A股市场投融资转变

A股市场过去融资主导特征明显,除2012 - 2013年外融资始终高于分红。但2022年出现转折,分红超过融资,即使剔除银行股分红影响,转折点也仅推迟一年。这表明A股市场正从融资主导转向分红回报主导。

(三)高位融资的影响

1. 公司内部:高位融资造成新老股东利益转移。同股同权但入股价格不同,PB倍数过高会使新老股东关系失衡,导致利益从老股东向新股东转移。
2. 公司外部:高位融资是上市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法宝。上市企业可利用高估值进行高位融资,提升财务数据,应对行业周期变化,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3. 投资者角度:高位融资是理解A股市场底层逻辑的关键。它与景气交易相关联,影响着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投资决策。

(四)房地产行业的实证

2009年起A股市场暂停房地产行业再融资,房地产行业在后续景气行情中因无法高位融资,股价表现不佳,从侧面印证了高位融资对市场的重要影响。

二、风格周期:全球视角下的风格演变

(一)A股市场风格周期研究困境

A股市场投资者谈论风格周期多为空口无凭,缺乏量化指标支撑的清晰图表,难以观察到明显的周期规律。这与中国实体经济变迁剧烈,影响了市场风格的稳定呈现有关。

(二)国际市场风格周期特征

1. 国别风格与成长价值风格:国际市场存在较为稳定的风格周期,国别风格和成长价值风格几乎同频。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世界跑赢美国,90年代到2001年美国跑赢世界等;同时,美国跑赢世界时成长跑赢价值,反之亦然。
2. 当前趋势:2008年至今,美国跑赢世界、成长跑赢价值的趋势已持续17年,虽不能直接说明即将逆转,但这一现象不容忽视。

(三)A股市场银行股行情的特殊性

1. 全球银行股上涨原因:2022年底到2023年初,全球利率曲线正常化,银行的商业模式得到恢复,推动了全球银行股上涨。这是划时代的宏观经济大事件,背后还涉及到公平与效率周期的百年变局。
2. 美国银行股与中国银行股的差异:从经营属性看,美国市场是巨大的创业板,存在狼王(如纳斯达克)和卷王(如中特估)等不同类型的资产。美国银行股受狼王压制,而中国银行股作为卷王得到重估。从金融属性看,美国市场PB估值系统性偏高,日本偏低,中国银行的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,且具有独特的优势。

三、职业周期: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

(一)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

资产管理行业本质是服务业,核心是让资金和资产匹配,而非单纯炒股票。投资经理应从宏观层面关注“人在哪里,钱在哪里”,以实现资金与资产的适配。

(二)“人在变老,钱在加速变老”的趋势

1. 人口结构变化:老龄化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未来二三十年的重要趋势,美国个人净资产向老年群体集中,40 - 54岁年龄段净资产占比下降,55 - 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段占比上升。
2. 全球性现象:青年人富于人力资本,老年人富于金融资本。过去40年全球资产价格急速膨胀,劳动回报增长有利于青年人,投资回报增长有利于老年人,所以“人在变老,钱在加速变老”是全球性现象。

(三)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

1. 私募资产管理行业发展:私募更适合保值,与“人在变老,钱在加速变老”的趋势相匹配。私募与公募在管理周期、收益率要求和投资范围上存在差异,私募产品的大发展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。
2. 投资策略调整:A股市场股息率长期低于固收产品收益率的局面被打破,固收产品收益率下滑,为红利投资带来系统性机遇。投资者应从粗放型投资思维转向精细型,重视会计知识,以适应市场变化。

四、总结与建议

(一)三重周期的核心观点

从经济周期看,慢钱长投是历史大势;从风格周期看,回归价值是世界潮流;从资管行业的职业周期看,转变思维是生存之道。

(二)对投资经理的建议

1. 投资思维转变:培养精细型投资思维,关注股票的长期收益潜力和确定性,避免粗放型投资思维带来的浪费和风险。
2. 会计知识重视:加强会计知识学习,关注收益质量等会计细节,避免因忽视细节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。

作者:长征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2021 长征娱乐 版权所有